喜雨亭记
亭以雨名, 志喜也。
古者有喜, 则以名物, 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 以名其书;汉武得鼎, 以名其年;叔孙胜敌, 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 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 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 而凿池其南, 引流种木, 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 雨麦于岐山之阳, 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 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 乙卯乃雨, 甲子又雨, 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 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 商贾相与歌于市, 农夫相与忭于野, 忧者以喜, 病者以愈, 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 以属客而告之, 曰:“五日不雨可乎
”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
”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 岁且荐饥, 狱讼繁兴, 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 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 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 始旱而赐之以雨。
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 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 又从而歌之, 曰:“使天而雨珠, 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 饥者不得以为粟。
一雨三日, 伊谁之力
民曰太守。
太守不有, 归之天子。
天子曰不然, 归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为功, 归之太空。
太空冥冥, 不可得而名。
吾以名吾亭。
”
亭以雨名, 志喜也。
古者有喜, 则以名物, 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 以名其书;汉武得鼎, 以名其年;叔孙胜敌, 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 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 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 而凿池其南, 引流种木, 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 雨麦于岐山之阳, 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 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 乙卯乃雨, 甲子又雨, 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 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 商贾相与歌于市, 农夫相与忭于野, 忧者以喜, 病者以愈, 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 以属客而告之, 曰:“五日不雨可乎
”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
”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 岁且荐饥, 狱讼繁兴, 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 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 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 始旱而赐之以雨。
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 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 又从而歌之, 曰:“使天而雨珠, 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 饥者不得以为粟。
一雨三日, 伊谁之力
民曰太守。
太守不有, 归之天子。
天子曰不然, 归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为功, 归之太空。
太空冥冥, 不可得而名。
吾以名吾亭。
”
@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长向 一作:偏向)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长向 一作:偏向)
@ 苏轼
小儿不畏虎
有妇人昼日置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 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久之, 至以首抵触, 庶几其一就惧;而儿痴, 竟不知。
虎亦寻卒去。
噫, 虎之食人, 先被之以威, 而不惧之人, 威亦无所施欤!
有妇人昼日置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 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久之, 至以首抵触, 庶几其一就惧;而儿痴, 竟不知。
虎亦寻卒去。
噫, 虎之食人, 先被之以威, 而不惧之人, 威亦无所施欤!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