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Work Gallery
陶渊明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移居二首
昔欲居南村, 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 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 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 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 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春秋多佳日, 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 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 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 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
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 力耕不吾欺。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 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 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从口入。
初极狭, 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 一作:隔绝)既出, 得其船,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及郡下, 诣太守, 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 遂迷, 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 高尚士也, 闻之, 欣然规往。
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 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读山海经·其一
孟夏草木长, 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 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 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 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 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 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 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 不乐复何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