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 佚名
子鱼论战
二十有二年春, 公伐邾, 取须句。
夏, 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
秋, 八月丁未, 及邾人战于升陉。
冬, 十有一月己巳朔,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师败绩。
楚人伐宋以救郑。
宋公将战。
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 君将兴之, 弗可赦也已。
”弗听。
冬十一月己巳朔,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 楚人未既济。
司马曰:“彼众我寡, 及其未既济也, 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 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 宋师败绩。
公伤股, 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 不禽二毛。
古之为军也, 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 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
勍敌之人, 隘而不列, 天赞我也。
阻而鼓之, 不亦可乎
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 皆我敌也。
虽及胡耇, 获则取之, 何有于二毛
明耻教战, 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 如何勿重
若爱重伤, 则如勿伤;爱其二毛, 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 金鼓以声气也。
利而用之, 阻隘可也;声盛致志, 鼓儳可也。
”
二十有二年春, 公伐邾, 取须句。
夏, 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
秋, 八月丁未, 及邾人战于升陉。
冬, 十有一月己巳朔,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师败绩。
楚人伐宋以救郑。
宋公将战。
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 君将兴之, 弗可赦也已。
”弗听。
冬十一月己巳朔,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 楚人未既济。
司马曰:“彼众我寡, 及其未既济也, 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 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 宋师败绩。
公伤股, 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 不禽二毛。
古之为军也, 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 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
勍敌之人, 隘而不列, 天赞我也。
阻而鼓之, 不亦可乎
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 皆我敌也。
虽及胡耇, 获则取之, 何有于二毛
明耻教战, 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 如何勿重
若爱重伤, 则如勿伤;爱其二毛, 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 金鼓以声气也。
利而用之, 阻隘可也;声盛致志, 鼓儳可也。
”
@ 左丘明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子张》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子张》
@ 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