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Work Gallery
明代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道傍杏花一树盛开
碧草初出地, 杏花红满枝。
粲粲耀晨旭, 盈盈娇路岐。
称我庭阶赏, 植远不可移。
玩之未忍别, 念当长育时。
洞庭秋三十首 其四
洞䆗虚无净一规, 惊涛相即不相疑。
精金大冶鍊幽蚃, 俊鹘老鼍愁倾危。
炎心已改何洗涤, 高旻受荡还清嬉。
妙香浮动非蘋芷, 水雾上摄开轻吹。
至滇南次答陆进士震韵 其二 谒黔宁王祠
乘时起淮甸, 幼子伴龙眠。
单骑来开国, 孤忠能补天。
功高盟带砺, 名重上淩烟。
遗泽千年在, 吴南共俨然。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 无从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
天大寒, 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
录毕, 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 负箧曳屣, 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 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 以衾拥覆, 久而乃和。
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 右备容臭, 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 未有所成, 犹幸预君子之列, 而承天子之宠光, 缀公卿之后, 日侍坐备顾问, 四海亦谬称其氏名,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未有问而不告, 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 皆集于此, 不必若余之手录, 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 德有不成者, 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 在太学已二年, 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 生以乡人子谒余, 撰长书以为贽, 辞甚畅达, 与之论辩, 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 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岂知余者哉!
郡斋偶赋
宦况真萧索, 虚斋足昼眠。
思亲怀爱日, 阅史记疑年。
白发生愁里, 黄花立醉边。
风流陶靖节, 输尔早归田。
下一页